型號:MicroVC
OCTA活體動物三維微循環成像系統可以在活體上可視化毛細血管及量化流速的微米級三維成像設備。
?
功能簡述
血管微循環活體監測系統是一種能以微米分辨率無創獲取生物組織微血管形態的三維可視化的成像技術,該系統具有很高的空間分辨率,能觀察到單根毛細血管,如活體大腦微血管、視網膜微血管、腫瘤周圍處微血管、皮膚微血管、心臟微血管等都可以得到較高分辨率的高清3D成像。設備無需特殊標記,非接觸性檢測,廣角視野范圍,快速的掃描,都使得更好、更快的獲得組織的高清三維微血管結構成像。

?
原理特點
?
OCTA血流識別原理
?
特點:
高分辨率:達微米級,具有1-3mm穿透深度,可進行在體的三維組織成像;
無標記:無需造影劑的三維高分辨率微血管成像,可監測多種血管相關疾病模型
的病理改變;
速度快:可實現達350fps的快速斷層掃描;
應用廣泛:可對多種組織及器官進行微血管成像如腦組織,皮膚,骨(顱骨,股?骨髁,周圍軟組織等),內臟(肝,腎,子宮,腸等),腫瘤等;并且可適用于?多種動物模型如人,大小鼠,斑馬魚,鵪鶉蛋等;
?
皮膚微血管成像
?

?
成像效果
?

?
評價指標 :??血管形態,長度,密度,灌注面積以及孔隙率
血管微循環監測系統可對成像結果進行血管形態,血管網絡密度和血流灌注量等指標
進行量化評估,給予血管網絡病理生理變化的全面記錄。
?
高分辨率成像效果
?

?
研究實力
1.??微循環成像研究年齡相關的毛細血管密度損失
?

利用微循環監測系?統對幼鼠和老年鼠?進行的腦部微血管?成像來探究年齡因?素對腦血管微循環?的影響,?白光照片?并未發現明顯差異,?而OCTA微循環成像?可以看到幼年鼠腦?部微血管分布均勻,?老年鼠在紅色箭頭?位置微血管分布明?顯降低,?血管密度?量化結果也表明老年鼠的微血管密度?明顯降低。
?
2.微循環成像研究不同皮膚狀態的微血管形態
?

圖(A)常見藍色痣的照片。(B)是(A)的外表面微血管圖像。(C)和(D)分別對應(B)中部和下部區?域的OCT斷層掃描圖像。(E)正常痣的照片。(F)是(E)的外表面微血管圖像。(G)和(H)分別對應于(F)的中部和下部區域的OCT掃描。
使用微循環系統監測不同皮膚狀態下的微血管結構及?形態,結果表明不同皮膚狀態下的微血管形態顯著不?同,斷層掃描圖像也顯示了皮膚結構的差異。
?
3.??微循環成像用來評估心臟補片的血管生成
?

a)為三維立體重建圖像;(b)為定量分析測定區域灌注血管的密度?(紅色為健康區域血管密度,藍色為有?移植物的區域);(c)為測定SA和?μV+SA移植物的容積灌注率。
通過胚胎干細胞衍生的內皮細胞形成微?血管網絡并植入到梗死大鼠的心臟組織?中,采用微血管成像技術來評估血管化?和有效的灌注情況,植入5天后發現具有?人工微血管結構輔助明顯高于內皮細胞?自由生長的血管灌注情況。微血管成像?技術對新生血管組織的血管化以及有效?灌注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觀察手段。
?
4.??微循環成像對腦缺血模型進行縱向研究的觀察
?

我們在MCAO ?(0 ?~?90min)中從50min開始每隔?10?m?i?n?進?行?一?次?微?血?管?網?絡?成?像?采?集,?90min進行再灌注。綠色區域表示在閉塞期間MCA區域缺乏血流。白色箭頭表示是MCAO后24?小?時?血?管?重?構?發?生?的?區?域?。?圖?像?大?小?為2.2×4.4 mm2。右下方的圖像是50分鐘時拍攝?的血管網絡圖覆蓋在24小時后的梗死組織區域。
同一小鼠同一位置腦部缺血及再灌注模型清?晰的微血管灌注及重構活體跟蹤。
?
5.??微循環成像用于MCAO模型的糖尿病鼠腦部疾病的研究
?

微循環系統監測db/+和db/db模型鼠腦缺血再灌注后24h過程中的腦部ACA和MCA區域微循環變化,圖?中血流方向用彩色編碼。
評估糖尿病模型動物的腦缺血后再灌注的血流恢復情況,采用微循環系統縱向觀察模型缺血前及缺血后 再灌注及灌注24h后的腦部ACA/MCA處的血流情況,結果表明具有糖尿病的模型鼠再灌注后的血流恢復 情況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糖尿病可能是影響腦側支再灌注損傷加劇的原因。
?
6.?腫瘤及其他新生血管監測等相關研究
?

高精度無需標記的微血管?成像監測系統適用于血管?生成的長期觀察。
?
大視野微血管成像展示
?

?
血管微循環血流監測測試服務
?
